800伏级直(扁)线电机!比亚迪云辇-Z高压电动减震技术大创新!

日前,仰望U7混动轿车上市,与此同时比亚迪也发布了包括2.0T水平对置电动化发动机和云辇-Z等一系列核心技术。截至2025年4月,比亚迪已经量产云辇A\C\P\X\Z减震技术。作为提升道路操控性、改善乘坐舒适性重要配置的云辇-Z电动减震系统的核心,直线电机依托800伏级高压、冷却液散热和扁线绕组技术,达成整车更可靠、更安全和高性能的设定。

备注:云辇-Z的悬浮电机将在后文中用直(扁)线电机指代;本文所涉及的技术、配置,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

1、云辇-Z的技术关键点:800伏高压、液冷散热、扁线绕组

云辇-Z的是一种将空气弹簧(气囊)和电动减震(电机)结合的主动悬架技术,气囊只能进行多级调节,电机可以进行线性补偿。

比亚迪的云辇-Z的电动减震引入了800伏级高压、液冷散热和扁线绕组技术,已达成长期全负载使用的可靠性。

仰望U7使用的云辇-Z主动悬架技术,将空气弹簧和高压电动减震一体化,其中空气弹簧负责车身离地间隙阶段性行程调节,高压电动减震芯体不仅负责调节刚性,还可以线性主动补偿1mm车身姿态。

红色区域:空气弹簧

红色箭头:空气弹簧的橡胶气囊

蓝色区域:直(扁)线电机

蓝色箭头:直(扁)线电机的动作部分(转子)

黄色箭头:直(扁)线电机的支撑部分(定子)

需要注意的是(1),通过800伏级高电压平台,降低电流、保证包括云辇-Z的直(扁)线电机发热量降低。

上图为展具状态的云辇-Z直(扁)线电机顶端的散热管路进出口(红色箭头)和高压动力线缆接口(蓝色箭头)。

通过CG视频可见,仰望U7的云辇-Z设定由高压动力线缆、空气管路,冷却液散热管路单独设定的补液壶。

黄色箭头:为直(扁)线电机伺服的液冷管路

白色箭头:单独的循环管路补液壶

需要注意的是(2),比亚迪的工程师为了保证云辇-Z的4组直(扁线)电机可靠性,应对频繁上下动作产生的热量,特别匹配单独的循环管路。

很遗憾,目前比亚迪没有公布云辇-Z的800伏高压电动减震直(扁)线电机内部技术状态。但是,在2021年珠海航展某公司公开展示了用于电磁弹射和直线升降的直(扁)线电机转子技术状态。

需要注意的是(3),通过扁线绕组技术引入,使得云辇-Z的直(扁)线电机本体发热量尽可能减少同时,还有助于严格限定自身质量和重量的前提下,功率拉满。

实际上,已知仰望U7所使用的双驱动电机的转子,使用了“1槽8线”扁线绕组技术,既有绩效提升转矩密度,又降低了轴向长度,可以轻松的“塞入”副车架内。使用扁线绕组技术所带来的轻量化、高效化和可靠性,是圆线绕组电机不能比拟的。

2、比亚迪云辇-Z的800伏级高压电动减震技术大创新!

云辇-Z相应时间为10毫秒,在进行向下补偿动作时输出电量,在进行向上压缩动作回收电量。相对全部50千瓦、单组12.5千瓦的最大功率,其能量回收功率或维持在8千瓦左右。通过调节电压和电流,也可以起到调节每组电动减震阻尼刚性,以保证车辆在不同工况的姿态主动控制优势。

空气弹簧用于大行程支撑,直(扁)线电机用于小幅度主动伸缩,是云辇-Z基型技术状态。

取消空气弹簧,完全用大功率、大行程、全线性动作的高压电动直(扁)线电机,不仅进一步简化整合结构,与2.0线控操稳底盘结合,真正意义的做到了X\Y\Z三向车身主动控制能力,是云辇-Z终极技术状态。

笔者有话说:

仰望U7全域电压平台为800伏级,前后双电机系统、ISG启发电机、刀片电池系统、以及高压电控和高压用电系统,以及云辇-Z的直(扁)线电机都在这一范围内,真正做到用电来进行车辆全向动作。

仰望U7的油电混合动力架构,2组双驱动电机系统、云辇-Z 800伏高压电动减震技术,已达成全球范围民用车辆技术应用最高水平。

取消空气弹簧,完全用大功率、大行程、全线性动作的高压电动直(扁)线电机,不仅进一步简化整合结构,真正意义的做到了X\Y\Z向车身姿态主动线控能力,将是替代可变行程液压减震技术更适合混动装备最佳方案。

当然,对于拥有云辇-A\C\P\X\Z全域主动减震技术的比亚迪,开启了车身姿态主动控制技术与高阶智驾方案深度结合,对友商产品力持续领先的态势。

新能源情报分析网评测组出品

评论列表

登录回复 登录 | 立即注册

回复

还可输入 800 字符